24小时电话

不属于应予辞退公务员的条件是(公务员被开除条件)

admin2个月前127

很多朋友对于不属于应予辞退公务员的条件是和公务员被开除条件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政审不合格的八种情况

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2、曾被开除公职、党籍和学籍或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辞退的。

3、在国家法定考试中有严重舞弊行为的,如高考、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

4、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如不赡养老人、遗弃孩子、包养情妇等。

5、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有抵触行为的,受过刑事处分的,受行政处分未解除处分的,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未满一年,受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未满两年的。

6、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7、有违纪情形,违法犯罪行为,在学校被处分的行为的。

8、提供虚假材料、具有报考回避情形的。

二、公务员新警培训不合格会辞退吗

这个问题有被辞退的风险。因为培训不合格说明不符合公务员队伍的要求,如果培训可以补考,补考通过合格,还是有希望的,如果没有补考机会,就会被辞退的。

三、公务员有哪些情形,不得辞退

1、按照新修订公务员法的规定,对公务员的管理是越来越严格,比如对于公务员的辞退,就规定了很多种情形,如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称职的、违纪违法的,都可以辞退。

2、其中比较受关注的一条,就是不胜任现职工作,不接受工作安排的,用人单位可以辞退。但是,下列四类公务员,即使不胜任现职,不接受单位有关工作安排的,也不能辞退,具体都有哪几类,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3、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在职公务员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不得将其辞退。公务员因公致残的,可以享受工伤有关规定政策,不能因此而丢掉工作,如果是指丧失部分工作能力,单位要根据其工作的能力来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不得安排其无法胜任的工作。如果是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经过医院等有关部门认定,可以办理退休。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定是因公致残,如果不是因公的,不能享受上述政策。

4、这里的患病负伤不是指因公,而是个人原因,因公本来就是不能辞退的。那么医疗期是怎么界定的呢?这个就得参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了,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参加工作10年以内的为3个月,在本单位工作5年以上的为6个月。参加工作10年以上,在本单位工作5年以上的6个月,最长的为24个月。在这个期限内,是不得辞退的。同时,公务员患病或者负伤,在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工作年限满十年,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以办理退休。

5、这一条,是专门针对女公务员的保护政策,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的,单位不能因为不胜任工作,不接受单位工作安排等原因进行辞退。毕竟这个时候辞退公务员是不人道的,也是女性公务员压力最大的时候,这个时候辞退可能导致伤害到无辜的孩子。当然,要注意的是,产假、哺乳期都是有规定的。

6、这一条主要是兜底条款,如果有其他法律有规定不能辞退情形的,也是不能辞退的。当然,这里指的是辞退,不是指开除,辞退主要是指有一些违反纪律规定,但是又不适宜进行开除公职处理的情形,才这样处理。如果是违纪需要开除处分的,那该开除还是要开除的。

四、公务员组织部不同意辞职,我可以要求辞退吗,会有什么不利

一、组织部或公务员管理部门不同意公务员辞职,一般是因为不符合辞职条件。

五、哪级机关有权辞退乡镇公务员

他咋不上天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第六条辞退公务员,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所在单位在核准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并填写《辞退公务员审批表》报任免机关。(二)任免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核。(三)任免机关审批。作出辞退决定的,以书面形式通知呈报单位和被辞退的公务员,同时抄送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县级以下机关辞退公务员,由县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县级党委或者人民政府批准后作出决定。

六、开除公职是否属于辞退

是的,开除公职就相等于辞退,但是辞退不代表开除公职,开除公职要比辞退严重的多,辞退仅仅是一个单位内被辞退,还是可以担任其他单位职务的。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文链接:http://ss.12364.com/ss/f22f5c28dbe6bae1.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