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电话

民事案件起诉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民事案件起诉的相关法律规定最新)

admin3个月前627

当我们遇到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引起的纠纷,协商无法解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那么在起诉前,我们要对民事诉讼有一定的了解,如起诉需要提交哪些材料,管辖的法院怎么确定等,而这些内容《民事诉讼法》的条文中都有规定。那民事案件起诉的相关法律规定?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民事案件起诉的相关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二、

民事诉讼的起诉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一、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二、诉讼费包括两个方面:(一)案件受理费。就是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当事人提出的诉讼后,依法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二)人民法院除了向当事人收取案件受理费外,还应收取在审理案件及处理其他事项时实际支出的费用。

三、

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案件起诉的相关法律规定的相关知识,总的来说,民事案件起诉的相关法律规定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百二十一条中。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本文链接:http://ss.12364.com/ss/e0e278c646a435d2.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