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电话

遗嘱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范围相同吗(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顺序)

admin3个月前665

其实遗嘱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范围相同吗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顺序,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遗嘱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范围相同吗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一、法定继承人和合法继承人的区别

我认为,法定继承人和合法继承人的区别主要是性质的不同。法定继承人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而合法继承人这是通过法院判定而拥有合法继承权的人。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区别。

二、继承人和被继承人无亲属关系,继承人立遗嘱有公正具有法律效力吗

1、财产的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形式。

2、①遗嘱继承能改变法定继承关系。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方式继承。

3、②遗嘱继承是立遗嘱人按照自己的意志用遗嘱方式指定其遗产的一部或全部由谁来继承,继承人依遗嘱的指定享有继承权,而且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而法定继承,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由法律规定,继承人依照法律规定直接享有继承权,并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继承遗产。

4、③遗嘱继承人的继承份额由被继承人遗嘱指定;而法定继承人的应继份额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遗产分配原则进行分割。

5、④遗嘱继承人必定是享有法定继承权的人,但享有法定继承权的人不一定道是遗嘱继承人。

6、问题中继承人和被继承人虽然没有亲属关系,但是被继承人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指定无血缘关系的继承人、且通过公正的方式加以确立,从法律和效力上完全符合指定继承的要件,所以具有法律效力,继承人待被继承人去世时、取得遗嘱所列遗产!

三、遗赠居住权和遗嘱居住权的区别

在遗赠中,接受遗赠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在遗嘱继承中,接受遗嘱继承权的主体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的人。

2、表示接受、放弃权利的法律规定不同

继承法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在遗嘱继承中,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3、是否承担清偿死者债务的义务不同

受遗赠人只享受接受遗赠财产的权利,不承担清偿死者债务的义务。如遗赠人生前负有债务的,应先用遗产清偿债务,剩余的遗产再执行遗赠,但受遗赠人本身不负有清偿的义务;

遗嘱继承人既有依遗嘱继承遗产的权利,又承担在遗产继承的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

受遗赠人无权直接参与遗产分配,而只能从遗嘱执行人或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人处取得遗产;遗嘱继承人有权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以实现其继承权。

四、遗嘱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可以是一个人吗

遗嘱执行人和遗嘱受益人可以是一个人。遗嘱执行人是指有权按照遗嘱人的意志执行遗嘱的人。法律上对遗嘱的执行人的要求只有一点:遗嘱执行人必须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遗嘱执行人可以是与受益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可以是继承人。遗嘱执行人不需要委托书。我国《民法典》规定,遗嘱人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五、遗嘱中写把遗产赠给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是否合法

对于您说的问题,是属于遗嘱继承分支中的遗赠,而不是遗嘱继承。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国家、社会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被继承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故您说的就是遗赠的情况。遗赠作为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行为一般要件,还要符合继承法的特别规定。一个有效的遗嘱须具备以下条件:1.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须有完全行为能力。2.遗嘱须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合法,遗嘱人须对财产享有处分权,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3.受遗赠人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未亡。欲使遗赠发生预期法律效果,须由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则视为放弃。

关于遗嘱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范围相同吗和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顺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http://ss.12364.com/ss/7fbb89c7b6b51955.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